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亚洲va在线观看,日本亚洲欧美,亚洲女人天堂网,精品在线观看一区,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一鍵砍遍全城

為了更好的用戶體驗,本功能僅支持微信
掃碼“買車全城砍價”小程序,立即向銷售顧問砍價
超優(yōu)惠
廣州25名銷售顧問搶單
優(yōu)惠最高,服務最好者優(yōu)先接單
已有2449人成功砍到期望價格
零騷擾
無需填寫手機號碼
先查閱銷售顧問的報價方案
滿意后再溝通
寶馬3系
官方指導價:31.99-39.99萬元
競品車系排名:未進入榜單

(該車系評分高于%的同級別車系)

全部在售 綜合評分
更多>
寶馬3系
官方指導價:31.99-39.99萬元
競品車系排名:未進入榜單

(該車系評分高于%的同級別車系)

網(wǎng)友印象(2025款)

網(wǎng)友印象(2025款)

您想做第一個添加印象的人嗎?快點擊添加印象吧。

+ 添加印象

最新印象:

親,您的評價超過六個字啦。
提交 取消 注:新增網(wǎng)友印象通過審核后才會出現(xiàn)在列表中。
2025款 綜合評分
更多>
車型篩選
變速箱:
全部
排量:
全部
年款:
車型(共1款)
車型綜合評分
車主裸車均價
車主平均油耗
--
--
購買時間2011年03月
購買地點上海市 上海
裸車價格29.00萬元
平均油耗11.0L/100km
行駛里程55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外觀
    4
  • 內飾
    4
  • 空間
    5
  • 配置
    5
  • 動力
    3
  • 操控
    5
  • 油耗
    4
  • 舒適
    4
優(yōu)點:外形拉風,操控很好
缺點:后排空間小了點兒。底盤偏硬,過坎都能感覺到。沒有中控屏。十萬公里左右出現(xiàn)一些小毛病,比如天窗偶爾異響,后備箱密封條老化脫落。還有油底殼滲油,空調輕微漏氟,不過都無大礙,讓修車師傅仔細檢查過,每年加一兩次機油加一次氟就行,不妨礙正常行駛。
外觀:相比之下,外觀上更喜歡新三系F30的開眼角設計,顯得更犀利,車頭似乎也更低矮。這款E90總覺得胖乎乎的。車燈設計:喜歡這個蝴蝶尾燈的樣式。天使眼有點兒暗,作為示廓燈打開的時候,有些昏黃,不夠醒目。想改裝彩色天使眼,又怕檢車不過,算了不折騰了。做工車漆:買的時候沒有白色的,只好選個鉑青銅,習慣了覺得還挺耐看的。車身造型:家族式設計,雙腎進氣,霍夫曼斯特拐角,腰線剛勁有力。發(fā)動機蓋上隆起的四條線,很耐看。車尾上翹,不過稍顯局促。
內飾:簡單實用。這里說幾個設計缺陷。一個大設計缺陷是DTC按鍵和雙閃按鍵離得太近了,行駛中遇緊急情況想伸手開雙閃,不小心有誤按DTC的可能。前排座椅和中央扶手箱之間的夾縫有些大,往扶手箱里當東西的時候有掉進去的可能,后來在某寶上買了兩個夾縫塞,算是彌補了。儀表中控:喜歡橘黃色的儀表盤,夜晚點亮了像流星劃過長空,寒冷的冬季能讓人有種溫暖的感覺。百公里瞬時油耗指針挺好玩兒,能讓自己知道在什么路況什么車速下,踩多深旳油,產(chǎn)生的油耗高低程度。沒有水溫表,這是個缺陷。手感材質:中控塑料感明顯。座椅皮質經(jīng)久耐用,六年了還不顯舊。異味異響:天窗處偶爾輕微異響,最近兩年才有的,可能是年頭久了。
空間:車內空間較小,但操控一流。
配置:寶馬里頭算性價比高的。三系入門級,不飆車的話,足夠用。期待的配置:原車一大缺點的是沒有中控屏,后來在汽配城自己加裝了360度倒車影像。
動力:松油門滑行降檔時,偶爾能感覺到輕微的頓挫感。加速表現(xiàn):個人自駕游足夠用,超車不費勁。很少深踩油門,所以沒怎么急加速過。動力平順性:動力輸出平順,跑高速有種貼地飛行的感覺,發(fā)動機的聲音不刺耳很好聽。跑高速:時速80時,轉數(shù)1500左右。時速100時,轉數(shù)不超過2000轉。動力的很多潛力還沒被我用到呢。
操控: 指哪打哪,很好開。雨雪泥濘路面:雪天打滑明顯,好幾次觸發(fā)了DTC干預。可能這也是后驅車的通病。山路:跑山路彎道可以體會駕駛樂趣,車頭靈活,過彎有信心。底盤及懸架:底盤懸掛調教偏硬,路感清晰,小坑小坎都能感受到。底盤有些低,自駕游的時候磕過好幾次底,不過好在無大礙,只是把底盤塑料護板刮裂了幾道。底盤要是高了就沒有轎車的貼地飛行感覺了,也沒辦法。
油耗:60L的油箱,加滿跑高速,平原路段,達到過一千公里的續(xù)航。城市路段表現(xiàn):市區(qū)不是太堵的話一般在7.5L至8L之間。開空調的話會多0.5L左右。高速路段表現(xiàn):本人經(jīng)常跑高速,油耗在5.5L至6L之間。開空調會多0.5L左右。油耗低和本人駕駛習慣有關。家人暈車,因此形成不急加速也不急剎車的習慣,跟車距離保持的大,有情況盡量靠油門減速。
舒適:霧霾天:微塵濾清器不夠給力,后來升級到防PM2.5的濾芯之后,霧霾天還是能感覺到煙塵氣味兒。空調:去年過完一個冬天以后,天熱一開空調,不制冷了,去檢查發(fā)現(xiàn)缺氟,加了氟就好了。請4S仔細檢查了幾個小時,也沒發(fā)現(xiàn)哪里漏氟,沒辦法,只好每年缺了再去加吧。噪音控制:隔音效果還行,關上車窗基本聽不到外面的說話聲音,高速上時速上100以后胎噪稍大,可能是防爆胎的緣故。最近兩年,車開起來,天窗有的時候有異響,不過聲音不大,也不常出現(xiàn),就不管它了。座椅舒適性:座椅偏硬,包裹性弱,在某寶上買了人體工程學靠背和頭枕后,長途開車才不腰酸了。電動調節(jié)很實用,平時都把座位往后調,這樣前排空間大,后面坐上人再往前調,不然后排腿沒地兒放。困了累了就停車,把座椅放到接近平躺的位置,躺著睡一會兒,還挺舒服。行駛舒適性:底盤調教偏硬,路面有點兒小坑都能感受到。比不了老君威老帕薩特那種坐大船忽悠忽悠的感覺,可能偏運動型的車都是這樣吧。
*以上內容的版權歸發(fā)帖人和太平洋汽車所有,未經(jīng)允許請勿使用、轉載。
有用 (0)+1 回復(0)
購買時間2015年04月
購買地點四川 南充
裸車價格27.00萬元
平均油耗8.0L/100km
行駛里程6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外觀
    5
  • 內飾
    4
  • 空間
    5
  • 配置
    5
  • 動力
    4
  • 操控
    5
  • 油耗
    3
  • 舒適
    4
優(yōu)點:駕駛質感出色,后驅加速隨心所欲!
缺點:噪音控制不是太好,品牌的定位和級別應該有更好的噪音表現(xiàn),怠速和低速時,發(fā)動機噪音明顯。冷車啟動像拖拉機一樣,即使是熱車,發(fā)動機的聲音也比一般車要大;高速行駛,噪音雖然比邁騰低,但是路噪確實高。油耗論壇里316的油耗有的車友開出7—8個油,行車電腦計算綜合油耗一直是9.3。當初選擇316就考慮到經(jīng)濟性,但是也沒比朋友的2.0的a4省到哪里去?照{故障,冬季開空調內循環(huán)會自動變?yōu)橥庋h(huán),去4兒子那檢查,才不到2萬公里讓我換空調濾芯(夏季),換了后不到半年(冬季)又一樣,堵車時駕駛室內都是尾氣味,4兒子說空調自動檢測車內空氣質量,長時間打暖風防止中毒自動開外循環(huán),我就想說,車內空氣在不好也比汽車尾氣強啊!至今無解。胎壓警報問題,既然已經(jīng)配備了胎壓監(jiān)測,為什么不明確到底是哪只輪胎失壓!每次都是胎壓報警后,因為是缺氣保護胎,看不出哪只輪胎缺氣。!方向盤太單薄,已操控著稱的3系,節(jié)約成本也別把方向盤弄的手感和夏利似得啊!車內氛圍燈太暗,既然都有了氛圍燈了,為什么不能弄的亮一點呢,弄得我車開了快一年了,都沒注意他存在過。華晨寶馬的裝配工藝有待提高,內飾一些地方的接縫處縫隙有待不均勻。最讓我接受不了的是,車鑰匙問題,用了才一年,鎖車鍵的寶馬標志竟然掉色了!竟然掉色了!竟然掉色了!重要的事說三遍,看著像后配的山寨鑰匙一樣,這讓我情何以堪啊!大燈清洗功能的開啟邏輯很滑稽,不管你怎么摟,大燈清洗功能就像隨機一樣,不一定哪次會啟動一次!
外觀:外觀見仁見智了,有些人感覺寶馬改款套娃,沒什么新意了,有點審美疲勞了,單我倒是感覺這也算是傳承,勞斯萊斯和賓利多少年都那樣,怎么改款也沒什么變化,其實也就是一種傳承。我就喜歡寶馬的動感不失大氣。
空間:前排座椅稍低,坐不習慣的人不懂把腿往里伸的可能不太舒服,后排180略微頂頭不過比4系,CC和A4要好
配置:3系的價格對于配置來說,可能比不上其他競爭對手英菲尼迪、凱迪拉克等等,但是在bba里,三家這個價位,這個級別的車對比都是半斤八兩,某些方面多了,必然在某些方面要少,比較均衡,沒辦法定義誰好誰壞,對于性價比來說,就看自己喜歡了,低價位高配置,顯然不是bba的感覺,在bba里選經(jīng)濟實惠,可能寶馬要好些(對比來說后期維護保養(yǎng)貌似寶馬是bba最低的),選精致大氣,可能奔馳更適合,選中庸一些的就是奧迪了。
動力:動力表現(xiàn)上,初段油門偏軟,會有感覺加速乏力,但是稍微深踩油門,動力在2500轉后爆發(fā)出來。在運動模式上,油門響應非常積極,轉速一直在2200轉以上,動力隨叫隨到,市區(qū)可以小撒潑,S檔轉速一直在3000轉左右,不知道為什么沒有運動模式油門更直接。節(jié)能模式下,油門就像踩到棉花上,超車著實是讓人捉急。【拖1.6自吸發(fā)動機滿載情況下的動力一樣。在滿載后,動力在上坡路段感覺會明顯一些。個人在封閉路段試過極速,S檔加運動模式,速度210表速,還有后勁。動力上沒有比較可能大家不太理解,我和朋友的奧迪A6 30FSI 2.5 V6的車對比過,至少,在120以內,普通模式,朋友的車是s檔,加速要比他強,而且加速感也更強烈。
操控: 轉向非常精準,打方向盤哪里到哪里.,very good..底盤個人感覺有點低,可能3系定位轎跑原因吧。操控性能舒服
油耗:油耗沒有達到預期,行車電腦一直是9.3,細算過油耗,上高速前加滿油到下高速佳滿油,純高速開節(jié)能模式LIM限速120,6.25升油(98#),純市區(qū)要10.3升油左右,跑高速確實省。期初選擇1.6而沒選擇2.0就是考慮經(jīng)濟性,但是事實卻是,沒比2.0省哪去,可能平時開車油腳也深。
舒適:舒適性還是可以的,不過經(jīng)過一些古力蓋之類的地方,還是感覺有明顯的顛簸,不過其他車子也是這個情況。所以也無所謂了。夏天車內開空調還是會感覺后背冒汗,如果有座椅通風功能就更好了。不過總體上由于空間大的因素,舒適性還是可以的。
*以上內容的版權歸發(fā)帖人和太平洋汽車所有,未經(jīng)允許請勿使用、轉載。
有用 (0)+1 回復(0)
購買時間2013年09月
購買地點山東 青島
裸車價格40.70萬元
平均油耗10.2L/100km
行駛里程13600公里
綜合評分
  • 外觀
    4
  • 內飾
    4
  • 空間
    4
  • 配置
    3
  • 動力
    4
  • 操控
    4
  • 油耗
    4
  • 舒適
    4
優(yōu)點:那當然是加速度
缺點:發(fā)動機聲音較大,開音響還可以,不開音響聽起來比較響。音響功放還是偏弱,日常隨便聽聽可以,但是講究高音質的話還是得自己改裝一下音響,F(xiàn)在的功放在高速上完全會被外面的風燥覆蓋掉,在高速上的時候音響的聲音會變的比較小,所以這個缺點確實對于40萬以上的車來說太不厚道了。
外觀:新3系的外觀很漂亮,開過的話回頭率很高,新的造型賦予了3系新的生命,很多車友都是因為外觀而放棄5系投奔新3系,所以在運動外觀造型上3系在同級車型中是佼佼者,獨領風騷。但是長軸車門側的鍍銀條那獨特的L字或者說是2字的拖尾造型實在是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雖然廠家是想用這樣一個明顯的標致來區(qū)分長軸和標準軸的車,但是這個造型真的只能說是外形設計一個敗筆,顯得很不自然,感覺很別扭。
內飾:內飾真算不上多么精致,這個價位上算是合格吧,重新設計的中控臺是最大的亮點,感覺看著非常舒服。方向盤又小又粗感覺不錯,不過和328m比還是差距巨大的。后排出風口的風量貌似也時大時小,好多兄弟都說過這個問題,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空間:Li后排空間相當驚喜,我身高176,體重80,后排還是可以從容翹起二郎腿,其實標準軸距也夠用。但是考慮到家里只有這一輛車,如果帶著父母和孩子外出,還是選擇空間更大些的Li。選車考慮了價位差不多的520和523,525,但一方面是動力不太滿意,另一方面自己還不到30歲,平時也不做商務,所以還是選擇了328。
配置:328Li豪華的性價比確實不是很理想,比標準軸距運動版貴很多,但是配置上又比風尚低,其實這個價位完全可以配備風尚的功能,就是因為風尚沒有棕色內飾,所以放棄了風尚的各種功能,只是相差2W左右的價格,而這些功能很多都是很實用的功能。結果搞的45萬的車連倒車影像都沒有,不過還好自己現(xiàn)在加裝了原廠的倒車影像。所以希望寶馬在細分套裝的同時不要再搞配置上的增減了,或者把內飾統(tǒng)一,不然真的是個很糾結的選車過程。而音響上對于40萬以上的車子來說,寶馬做的很不厚道,對于已經(jīng)是5系價格的328來說完全應該標配哈曼音響和L7功放等功能,但是寶馬卻沒有,只在最高的車型335中才配備,而335的價格是60萬,都快逼近7系的價格了。
動力:328Li的245P馬力動力非常強勁,不但兼顧家用而且也不失動力的樂趣,雖然有人會說改過的高R,尚酷什么的要快多了,但是我要說這些車都不能兼顧家用,而且外掛改發(fā)動機,如果車子只是開1,2年還好,如果開4,5年的話安全隱患還是很大的,畢竟發(fā)動機是整個車的核心,如果刷不好,很容易爆缸,那整個車就廢了。
操控: 后輪225的胎油耗確實表現(xiàn)不錯,但換成255似乎更合適一些,畢竟328動力是完全能夠駕馭255寬的胎的,在彎道上操控也更加自如一些,17寸的輪轂和50的扁平比的胎對于偏向運動的車來說寒酸了一點,后期改裝費用不菲。不過對于不喜歡山路駕駛的朋友來說操控也已經(jīng)完全夠用,在山路上偏向舒適的調校側傾還是非常大的,不過都在可控范圍,只是韌性不足。有些人說短軸操控更好,我的感覺是,如果不去賽道,或者你不是那種對車非常非常敏感的專業(yè)車手的話,長短軸開起來的感覺是完全一樣的。
油耗:車子還沒有開太多公里數(shù),剛提車的時候油耗很高,重置以后再開還是在17,18個點左右,主要是因為只是上下班用,顯示速度平均20碼而已,后來跑了4趟高速和幾次城間道路,油耗就下來了,平均油耗在10點多點,開高速上的旅程油耗為7個點,非常滿意。希望以后能再降點,平均到7,8個點的話那就完美了。
舒適:ECO模式開起來真以為自己是在開一輛5系,有劃船的感覺,軟軟的。不過通過減速帶的時候立刻讓你知道你開的不是5系。但是還是和奧迪、奔馳在舒適性上有比較明顯的差別的。車的隔音做的不夠理想,旁邊有輛大公交車的時候,公交車發(fā)動機的噪音依然清晰,有時候會產(chǎn)生車窗沒關好的錯覺。不過買這車的人應該更看重的是操控和動力,舒適應該是放在第二位考慮的吧。
*以上內容的版權歸發(fā)帖人和太平洋汽車所有,未經(jīng)允許請勿使用、轉載。
有用 (0)+1 回復(0)
購買時間2011年07月
購買地點四川 成都
裸車價格26.00萬元
平均油耗8.7L/100km
行駛里程28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外觀
    3
  • 內飾
    3
  • 空間
    5
  • 配置
    4
  • 動力
    3
  • 操控
    3
  • 油耗
    3
  • 舒適
    3
優(yōu)點:質量穩(wěn)定,保養(yǎng)便宜,
缺點:后排拉人真的很不舒服。 可能因為寶馬重心后移 ,本來懸掛偏硬 ,后面更顛簸了, 要操控就沒有空間 , 兩者不能兼得啊。
外觀:相比之下,外觀上更喜歡新三系F30的開眼角設計,顯得更犀利,車頭似乎也更低矮。這款E90總覺得胖乎乎的。車燈設計:喜歡這個蝴蝶尾燈的樣式。天使眼有點兒暗,作為示廓燈打開的時候,有些昏黃,不夠醒目。想改裝彩色天使眼,又怕檢車不過,算了不折騰了。做工車漆:買的時候沒有白色的,只好選個鉑青銅,習慣了覺得還挺耐看的。車身造型:家族式設計,雙腎進氣,霍夫曼斯特拐角,腰線剛勁有力。發(fā)動機蓋上隆起的四條線,很耐看。車尾上翹,不過稍顯局促。
內飾:簡單實用。這里說幾個設計缺陷。一個大設計缺陷是DTC按鍵和雙閃按鍵離得太近了,行駛中遇緊急情況想伸手開雙閃,不小心有誤按DTC的可能。前排座椅和中央扶手箱之間的夾縫有些大,往扶手箱里當東西的時候有掉進去的可能,后來在某寶上買了兩個夾縫塞,算是彌補了。儀表中控:喜歡橘黃色的儀表盤,夜晚點亮了像流星劃過長空,寒冷的冬季能讓人有種溫暖的感覺。百公里瞬時油耗指針挺好玩兒,能讓自己知道在什么路況什么車速下,踩多深旳油,產(chǎn)生的油耗高低程度。沒有水溫表,這是個缺陷。手感材質:中控塑料感明顯。座椅皮質經(jīng)久耐用,六年了還不顯舊。異味異響:天窗處偶爾輕微異響,最近兩年才有的,可能是年頭久了。
空間:還行吧,因為都不高加上喜歡把座椅調到很低,所以還行,但個高的或者后面常坐三個人的就算了吧
配置:寶馬里頭算性價比高的。三系入門級,不飆車的話,足夠用。期待的配置:原車一大缺點的是沒有中控屏,后來在汽配城自己加裝了360度倒車影像。
動力:松油門滑行降檔時,偶爾能感覺到輕微的頓挫感。加速表現(xiàn):個人自駕游足夠用,超車不費勁。很少深踩油門,所以沒怎么急加速過。動力平順性:動力輸出平順,跑高速有種貼地飛行的感覺,發(fā)動機的聲音不刺耳很好聽。跑高速:時速80時,轉數(shù)1500左右。時速100時,轉數(shù)不超過2000轉。動力的很多潛力還沒被我用到呢。
操控: 指哪打哪,很好開。雨雪泥濘路面:雪天打滑明顯,好幾次觸發(fā)了DTC干預?赡苓@也是后驅車的通病。山路:跑山路彎道可以體會駕駛樂趣,車頭靈活,過彎有信心。底盤及懸架:底盤懸掛調教偏硬,路感清晰,小坑小坎都能感受到。底盤有些低,自駕游的時候磕過好幾次底,不過好在無大礙,只是把底盤塑料護板刮裂了幾道。底盤要是高了就沒有轎車的貼地飛行感覺了,也沒辦法。
油耗:60L的油箱,加滿跑高速,平原路段,達到過一千公里的續(xù)航。城市路段表現(xiàn):市區(qū)不是太堵的話一般在7.5L至8L之間。開空調的話會多0.5L左右。高速路段表現(xiàn):本人經(jīng)常跑高速,油耗在5.5L至6L之間。開空調會多0.5L左右。油耗低和本人駕駛習慣有關。家人暈車,因此形成不急加速也不急剎車的習慣,跟車距離保持的大,有情況盡量靠油門減速。
舒適:霧霾天:微塵濾清器不夠給力,后來升級到防PM2.5的濾芯之后,霧霾天還是能感覺到煙塵氣味兒?照{:去年過完一個冬天以后,天熱一開空調,不制冷了,去檢查發(fā)現(xiàn)缺氟,加了氟就好了。請4S仔細檢查了幾個小時,也沒發(fā)現(xiàn)哪里漏氟,沒辦法,只好每年缺了再去加吧。噪音控制:隔音效果還行,關上車窗基本聽不到外面的說話聲音,高速上時速上100以后胎噪稍大,可能是防爆胎的緣故。最近兩年,車開起來,天窗有的時候有異響,不過聲音不大,也不常出現(xiàn),就不管它了。座椅舒適性:座椅偏硬,包裹性弱,在某寶上買了人體工程學靠背和頭枕后,長途開車才不腰酸了。電動調節(jié)很實用,平時都把座位往后調,這樣前排空間大,后面坐上人再往前調,不然后排腿沒地兒放。困了累了就停車,把座椅放到接近平躺的位置,躺著睡一會兒,還挺舒服。行駛舒適性:底盤調教偏硬,路面有點兒小坑都能感受到。比不了老君威老帕薩特那種坐大船忽悠忽悠的感覺,可能偏運動型的車都是這樣吧。
*以上內容的版權歸發(fā)帖人和太平洋汽車所有,未經(jīng)允許請勿使用、轉載。
有用 (0)+1 回復(0)
購買時間2012年04月
購買地點內蒙古 呼和浩特
裸車價格24.00萬元
平均油耗7.0L/100km
行駛里程30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外觀
    3
  • 內飾
    3
  • 空間
    5
  • 配置
    4
  • 動力
    5
  • 操控
    5
  • 油耗
    4
  • 舒適
    4
優(yōu)點:操控性一流,讓人有駛駕的快樂
缺點:相比操控和外觀,內飾稍顯簡陋,天窗排水不知是否設計有問題,堵了一次,還好沒什么后遺癥。
外觀:相比之下,外觀上更喜歡新三系F30的開眼角設計,顯得更犀利,車頭似乎也更低矮。這款E90總覺得胖乎乎的。車燈設計:喜歡這個蝴蝶尾燈的樣式。天使眼有點兒暗,作為示廓燈打開的時候,有些昏黃,不夠醒目。想改裝彩色天使眼,又怕檢車不過,算了不折騰了。做工車漆:買的時候沒有白色的,只好選個鉑青銅,習慣了覺得還挺耐看的。車身造型:家族式設計,雙腎進氣,霍夫曼斯特拐角,腰線剛勁有力。發(fā)動機蓋上隆起的四條線,很耐看。車尾上翹,不過稍顯局促。
內飾:簡單實用。這里說幾個設計缺陷。一個大設計缺陷是DTC按鍵和雙閃按鍵離得太近了,行駛中遇緊急情況想伸手開雙閃,不小心有誤按DTC的可能。前排座椅和中央扶手箱之間的夾縫有些大,往扶手箱里當東西的時候有掉進去的可能,后來在某寶上買了兩個夾縫塞,算是彌補了。儀表中控:喜歡橘黃色的儀表盤,夜晚點亮了像流星劃過長空,寒冷的冬季能讓人有種溫暖的感覺。百公里瞬時油耗指針挺好玩兒,能讓自己知道在什么路況什么車速下,踩多深旳油,產(chǎn)生的油耗高低程度。沒有水溫表,這是個缺陷。手感材質:中控塑料感明顯。座椅皮質經(jīng)久耐用,六年了還不顯舊。異味異響:天窗處偶爾輕微異響,最近兩年才有的,可能是年頭久了。
空間:全家出游時:前排需要向前調節(jié)座椅,才能讓后排舒服些。乘坐空間:大部分時候都是1~2人,坐在前排,把座位往后調整就可以很大的腿部空間。我身高180,頭部腿部空間足夠。偶爾3~4人乘坐,后排略顯擁擠。儲物空間:后備箱夠用,一般去外地旅行自駕也不帶太多東西,帶多了油耗就上去了。駕駛室儲物空間還湊合。
配置:寶馬里頭算性價比高的。三系入門級,不飆車的話,足夠用。期待的配置:原車一大缺點的是沒有中控屏,后來在汽配城自己加裝了360度倒車影像。
動力:別提了,買這車自動模式下就別提動力了,否則必會后悔,要不你就手動模式吧,這才有點樣
操控: 指哪打哪,很好開。雨雪泥濘路面:雪天打滑明顯,好幾次觸發(fā)了DTC干預?赡苓@也是后驅車的通病。山路:跑山路彎道可以體會駕駛樂趣,車頭靈活,過彎有信心。底盤及懸架:底盤懸掛調教偏硬,路感清晰,小坑小坎都能感受到。底盤有些低,自駕游的時候磕過好幾次底,不過好在無大礙,只是把底盤塑料護板刮裂了幾道。底盤要是高了就沒有轎車的貼地飛行感覺了,也沒辦法。
油耗:60L的油箱,加滿跑高速,平原路段,達到過一千公里的續(xù)航。城市路段表現(xiàn):市區(qū)不是太堵的話一般在7.5L至8L之間。開空調的話會多0.5L左右。高速路段表現(xiàn):本人經(jīng)常跑高速,油耗在5.5L至6L之間。開空調會多0.5L左右。油耗低和本人駕駛習慣有關。家人暈車,因此形成不急加速也不急剎車的習慣,跟車距離保持的大,有情況盡量靠油門減速。
舒適:霧霾天:微塵濾清器不夠給力,后來升級到防PM2.5的濾芯之后,霧霾天還是能感覺到煙塵氣味兒?照{:去年過完一個冬天以后,天熱一開空調,不制冷了,去檢查發(fā)現(xiàn)缺氟,加了氟就好了。請4S仔細檢查了幾個小時,也沒發(fā)現(xiàn)哪里漏氟,沒辦法,只好每年缺了再去加吧。噪音控制:隔音效果還行,關上車窗基本聽不到外面的說話聲音,高速上時速上100以后胎噪稍大,可能是防爆胎的緣故。最近兩年,車開起來,天窗有的時候有異響,不過聲音不大,也不常出現(xiàn),就不管它了。座椅舒適性:座椅偏硬,包裹性弱,在某寶上買了人體工程學靠背和頭枕后,長途開車才不腰酸了。電動調節(jié)很實用,平時都把座位往后調,這樣前排空間大,后面坐上人再往前調,不然后排腿沒地兒放。困了累了就停車,把座椅放到接近平躺的位置,躺著睡一會兒,還挺舒服。行駛舒適性:底盤調教偏硬,路面有點兒小坑都能感受到。比不了老君威老帕薩特那種坐大船忽悠忽悠的感覺,可能偏運動型的車都是這樣吧。
*以上內容的版權歸發(fā)帖人和太平洋汽車所有,未經(jīng)允許請勿使用、轉載。
有用 (0)+1 回復(0)
購買時間2011年06月
購買地點北京市 北京
裸車價格25.00萬元
平均油耗10.2L/100km
行駛里程27600公里
綜合評分
  • 外觀
    2
  • 內飾
    3
  • 空間
    4
  • 配置
    3
  • 動力
    2
  • 操控
    5
  • 油耗
    3
  • 舒適
    4
優(yōu)點:隔音還行!自帶防爆胎!功能比較齊全!
缺點:我的日間行車燈誰給打開下?
外觀:相比之下,外觀上更喜歡新三系F30的開眼角設計,顯得更犀利,車頭似乎也更低矮。這款E90總覺得胖乎乎的。車燈設計:喜歡這個蝴蝶尾燈的樣式。天使眼有點兒暗,作為示廓燈打開的時候,有些昏黃,不夠醒目。想改裝彩色天使眼,又怕檢車不過,算了不折騰了。做工車漆:買的時候沒有白色的,只好選個鉑青銅,習慣了覺得還挺耐看的。車身造型:家族式設計,雙腎進氣,霍夫曼斯特拐角,腰線剛勁有力。發(fā)動機蓋上隆起的四條線,很耐看。車尾上翹,不過稍顯局促。
內飾:簡單實用。這里說幾個設計缺陷。一個大設計缺陷是DTC按鍵和雙閃按鍵離得太近了,行駛中遇緊急情況想伸手開雙閃,不小心有誤按DTC的可能。前排座椅和中央扶手箱之間的夾縫有些大,往扶手箱里當東西的時候有掉進去的可能,后來在某寶上買了兩個夾縫塞,算是彌補了。儀表中控:喜歡橘黃色的儀表盤,夜晚點亮了像流星劃過長空,寒冷的冬季能讓人有種溫暖的感覺。百公里瞬時油耗指針挺好玩兒,能讓自己知道在什么路況什么車速下,踩多深旳油,產(chǎn)生的油耗高低程度。沒有水溫表,這是個缺陷。手感材質:中控塑料感明顯。座椅皮質經(jīng)久耐用,六年了還不顯舊。異味異響:天窗處偶爾輕微異響,最近兩年才有的,可能是年頭久了。
空間:很合適,前排寬敞,后排因為很少坐人,所以也無所謂了,對車身的尺寸尤為滿意,平時泊車,掉頭都很方便,不象很多一味求大求寬的車型。
配置:寶馬里頭算性價比高的。三系入門級,不飆車的話,足夠用。期待的配置:原車一大缺點的是沒有中控屏,后來在汽配城自己加裝了360度倒車影像。
動力:松油門滑行降檔時,偶爾能感覺到輕微的頓挫感。加速表現(xiàn):個人自駕游足夠用,超車不費勁。很少深踩油門,所以沒怎么急加速過。動力平順性:動力輸出平順,跑高速有種貼地飛行的感覺,發(fā)動機的聲音不刺耳很好聽。跑高速:時速80時,轉數(shù)1500左右。時速100時,轉數(shù)不超過2000轉。動力的很多潛力還沒被我用到呢。
操控: 指哪打哪,很好開。雨雪泥濘路面:雪天打滑明顯,好幾次觸發(fā)了DTC干預。可能這也是后驅車的通病。山路:跑山路彎道可以體會駕駛樂趣,車頭靈活,過彎有信心。底盤及懸架:底盤懸掛調教偏硬,路感清晰,小坑小坎都能感受到。底盤有些低,自駕游的時候磕過好幾次底,不過好在無大礙,只是把底盤塑料護板刮裂了幾道。底盤要是高了就沒有轎車的貼地飛行感覺了,也沒辦法。
油耗:60L的油箱,加滿跑高速,平原路段,達到過一千公里的續(xù)航。城市路段表現(xiàn):市區(qū)不是太堵的話一般在7.5L至8L之間。開空調的話會多0.5L左右。高速路段表現(xiàn):本人經(jīng)常跑高速,油耗在5.5L至6L之間。開空調會多0.5L左右。油耗低和本人駕駛習慣有關。家人暈車,因此形成不急加速也不急剎車的習慣,跟車距離保持的大,有情況盡量靠油門減速。
舒適:霧霾天:微塵濾清器不夠給力,后來升級到防PM2.5的濾芯之后,霧霾天還是能感覺到煙塵氣味兒?照{:去年過完一個冬天以后,天熱一開空調,不制冷了,去檢查發(fā)現(xiàn)缺氟,加了氟就好了。請4S仔細檢查了幾個小時,也沒發(fā)現(xiàn)哪里漏氟,沒辦法,只好每年缺了再去加吧。噪音控制:隔音效果還行,關上車窗基本聽不到外面的說話聲音,高速上時速上100以后胎噪稍大,可能是防爆胎的緣故。最近兩年,車開起來,天窗有的時候有異響,不過聲音不大,也不常出現(xiàn),就不管它了。座椅舒適性:座椅偏硬,包裹性弱,在某寶上買了人體工程學靠背和頭枕后,長途開車才不腰酸了。電動調節(jié)很實用,平時都把座位往后調,這樣前排空間大,后面坐上人再往前調,不然后排腿沒地兒放。困了累了就停車,把座椅放到接近平躺的位置,躺著睡一會兒,還挺舒服。行駛舒適性:底盤調教偏硬,路面有點兒小坑都能感受到。比不了老君威老帕薩特那種坐大船忽悠忽悠的感覺,可能偏運動型的車都是這樣吧。
*以上內容的版權歸發(fā)帖人和太平洋汽車所有,未經(jīng)允許請勿使用、轉載。
有用 (0)+1 回復(0)
購買時間2011年04月
購買地點浙江 嘉興
裸車價格28.00萬元
平均油耗7.0L/100km
行駛里程35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外觀
    4
  • 內飾
    5
  • 空間
    5
  • 配置
    5
  • 動力
    5
  • 操控
    5
  • 油耗
    5
  • 舒適
    5
優(yōu)點:毫無疑問寶馬最大的賣點就是操控,也是最滿意的一點,雖然動力弱了點,但行駛中的轉向變道及穩(wěn)定性會讓你愛不釋手
缺點:空間小,動力一般。這個車我認為最多兩個人開就行了,再多就不合適了。后排要是坐人就會感覺很不舒服。再有就是動力一般化,畢竟只有2.0排量的發(fā)動機,功率不行,除非使用m檔。
外觀:相比之下,外觀上更喜歡新三系F30的開眼角設計,顯得更犀利,車頭似乎也更低矮。這款E90總覺得胖乎乎的。車燈設計:喜歡這個蝴蝶尾燈的樣式。天使眼有點兒暗,作為示廓燈打開的時候,有些昏黃,不夠醒目。想改裝彩色天使眼,又怕檢車不過,算了不折騰了。做工車漆:買的時候沒有白色的,只好選個鉑青銅,習慣了覺得還挺耐看的。車身造型:家族式設計,雙腎進氣,霍夫曼斯特拐角,腰線剛勁有力。發(fā)動機蓋上隆起的四條線,很耐看。車尾上翹,不過稍顯局促。
內飾:簡單實用。這里說幾個設計缺陷。一個大設計缺陷是DTC按鍵和雙閃按鍵離得太近了,行駛中遇緊急情況想伸手開雙閃,不小心有誤按DTC的可能。前排座椅和中央扶手箱之間的夾縫有些大,往扶手箱里當東西的時候有掉進去的可能,后來在某寶上買了兩個夾縫塞,算是彌補了。儀表中控:喜歡橘黃色的儀表盤,夜晚點亮了像流星劃過長空,寒冷的冬季能讓人有種溫暖的感覺。百公里瞬時油耗指針挺好玩兒,能讓自己知道在什么路況什么車速下,踩多深旳油,產(chǎn)生的油耗高低程度。沒有水溫表,這是個缺陷。手感材質:中控塑料感明顯。座椅皮質經(jīng)久耐用,六年了還不顯舊。異味異響:天窗處偶爾輕微異響,最近兩年才有的,可能是年頭久了。
空間:關注車車一年多,經(jīng)?吹侥承┸囉言嵅『笈趴臻g小,所以進店的第一個安排:查看實際情況!抬腳進去,居然大小合適,完全沒有問題(偶178cm),直接打消后排顧慮。題外話:先前做過朋友的skoda haorui,腿部空間真的很大(偶是不好接受,稍微急轉彎,感覺就會從座位上甩下來。。。),所以還是中意這種緊湊型。鞋穿在腳上,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配置:寶馬里頭算性價比高的。三系入門級,不飆車的話,足夠用。期待的配置:原車一大缺點的是沒有中控屏,后來在汽配城自己加裝了360度倒車影像。
動力:別提了,買這車自動模式下就別提動力了,否則必會后悔,要不你就手動模式吧,這才有點樣
操控: 指哪打哪,很好開。雨雪泥濘路面:雪天打滑明顯,好幾次觸發(fā)了DTC干預?赡苓@也是后驅車的通病。山路:跑山路彎道可以體會駕駛樂趣,車頭靈活,過彎有信心。底盤及懸架:底盤懸掛調教偏硬,路感清晰,小坑小坎都能感受到。底盤有些低,自駕游的時候磕過好幾次底,不過好在無大礙,只是把底盤塑料護板刮裂了幾道。底盤要是高了就沒有轎車的貼地飛行感覺了,也沒辦法。
油耗:不開空調,綜合一公里差不多7毛-7毛5分,開空調就得到8毛5一公里。綜合不到十個油吧
舒適:霧霾天:微塵濾清器不夠給力,后來升級到防PM2.5的濾芯之后,霧霾天還是能感覺到煙塵氣味兒。空調:去年過完一個冬天以后,天熱一開空調,不制冷了,去檢查發(fā)現(xiàn)缺氟,加了氟就好了。請4S仔細檢查了幾個小時,也沒發(fā)現(xiàn)哪里漏氟,沒辦法,只好每年缺了再去加吧。噪音控制:隔音效果還行,關上車窗基本聽不到外面的說話聲音,高速上時速上100以后胎噪稍大,可能是防爆胎的緣故。最近兩年,車開起來,天窗有的時候有異響,不過聲音不大,也不常出現(xiàn),就不管它了。座椅舒適性:座椅偏硬,包裹性弱,在某寶上買了人體工程學靠背和頭枕后,長途開車才不腰酸了。電動調節(jié)很實用,平時都把座位往后調,這樣前排空間大,后面坐上人再往前調,不然后排腿沒地兒放。困了累了就停車,把座椅放到接近平躺的位置,躺著睡一會兒,還挺舒服。行駛舒適性:底盤調教偏硬,路面有點兒小坑都能感受到。比不了老君威老帕薩特那種坐大船忽悠忽悠的感覺,可能偏運動型的車都是這樣吧。
*以上內容的版權歸發(fā)帖人和太平洋汽車所有,未經(jīng)允許請勿使用、轉載。
有用 (0)+1 回復(0)
購買時間2015年03月
購買地點北京市 北京
裸車價格40.97萬元
平均油耗13.0L/100km
行駛里程6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外觀
    5
  • 內飾
    5
  • 空間
    5
  • 配置
    4
  • 動力
    5
  • 操控
    5
  • 油耗
    5
  • 舒適
    5
優(yōu)點:車買來是開的,所以我開得很滿意,駕駛的樂趣,只有握著方向盤的人才懂!
缺點:這車是運動性的,但是有點缺點,就是車的底盤還是挺低的,不敢去好的泥濘的路面上去,就怕托底再給拋錨嘍
外觀:賤人見痣吧,我本來是喜歡肌肉一點的美式的,但是這車屬于看時間長了也不會審美疲勞的類型,別跟我說你剛買當然不疲勞,新3系都出多久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內飾:我喜歡中庸,和君威GS一樣仍然是黑內,有紅色的多處飾條,還好吧,我主要關注易用性,做工bba里肯定不如奔馳,但是用料絕對厚道,實話,真說做工次一級的車型里也就沃爾沃比它好,關鍵沃爾沃作為一個車的產(chǎn)品力,我說的不是品牌,是產(chǎn)品力還是和bmw有差距的?傊畠蕊棽诲e,就是杯子架小了點,寶馬的通病,像某種原則一樣堅決不改,還好,比霸道那么大車弄兩個雞蛋架子當杯座還是要正常多了。
空間:這個車不是很長,但是內部空間卻不小,這做的很不容易,確實是設計功力。平常的時候家用接孩子,自駕游什么的很實用。后備箱還是蠻大的可以放好多東西。司機和坐車的都是比較舒服的,在坐的時間長的時候也不會很累,可以舒展一下胳膊腿
配置:看你怎么比,你要跟美國比,你確定你把前后期的因素都考慮齊全了嗎,考慮齊全了也沒用,你在中國呢,那么按指導價買屬于腦袋被驢踢了,優(yōu)惠17個點加送哈曼卡頓音響,1個月提車,提車距離出廠一個月,公里數(shù)15,我認為性價比可以,說過了看中均衡,對比車型基本就是q50的37,cla,還有ats頂配,都不夠均衡,具體哪里不均衡請自行思考。
動力:動力很強勁的,寶馬的發(fā)動機絕對是大品牌的,這款車本就是運動型的,在馬路上表現(xiàn)很棒的,漂移的時候很穩(wěn),很瘋狂的,有排山倒海之勢
操控: 動力只是一個側面,更重要的側面是操控性,有些人說bba都是買菜車,談什么操控的,我想說,操控是個相對概念,任何有輪子能代步的工具客觀上都具有操控性,又扯遠了昨晚沒睡好,說說328i,方向盤和輪胎型號尺寸很大程度影響操控,3系的防爆胎比較硬,冬天了,早上開起來胎溫起來的慢,明顯的60到80胎噪,開15分鐘就ok了,隔音還不錯,噠噠噠也聽不到,225的面條胎對得起這么好的底盤和動力總成嗎?對得起xdrive嗎?寶馬你就叩吧。方向盤,手感就不說了,開起來沉的像年糕一坨坨,這個主要是和一些機械液壓助力的方向比較,我還是更喜歡哪種純粹的反饋和敏捷的回中力道,很好把玩的感覺,新3系的方向,只能說還好吧,底盤確實不錯,買xdrive是因為北方現(xiàn)在雨雪天越來越多,純后驅不夠均衡,我愛均衡,所以,總之開起來還是爽的,兩個紅燈之間eco模式還是能開到100以上的,游走在車流中還是有底氣的,四驅暫時沒大感受。
油耗:13.8,有人可能會說高,我不喜歡報低,油錢還不是要自己掏,干么要唐吉珂德自己,把別人都當桑丘,自己開車比較猛,上下班占用車大多數(shù),磨合期,不拉卜拉布拉,十公里二十個紅綠燈布拉,總之你要是駕駛習慣好,又能把平均速度保持在25左右,10個油平均很正常,我現(xiàn)在平均18.加的勻速,所以,真切的就是13.8,比我之前開的君威GS實在效率太多了,這也是我忍受不了一定要買zf8at的重要原因,但君威GS也有好處,有機會再跟大家說,本人比較懶,如果不是沖著要送油票,以及各種啦啦啦真的懶得寫,小便可不要慌點我,刺猬叔會生氣,后果很嚴重。
舒適:看你和什么車比,上代3系?那真是舒適多了,君威GS,差不多,GS底盤韌性更好,但是橫向擺動還是有,其實挺舒服的,看你喜歡那種感受,新3是那種還算回彈迅速的,廢話落地都43個多了再不好點傻子買啊,你要是跟日系車比,它真不算舒適的,但屬于筋斗的,我喜歡,要云淡風輕我會買漢蘭達去?傊褪亲鳛橐豢畋容^運動的車型,舒適性的平衡還是做得不錯的,畢竟還是那句話,這么中庸也不是那個廠都能做到。
*以上內容的版權歸發(fā)帖人和太平洋汽車所有,未經(jīng)允許請勿使用、轉載。
有用 (0)+1 回復(0)
購買時間2014年09月
購買地點廣東 廣州
裸車價格32.00萬元
平均油耗9.0L/100km
行駛里程6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外觀
    4
  • 內飾
    5
  • 空間
    5
  • 配置
    4
  • 動力
    5
  • 操控
    5
  • 油耗
    5
  • 舒適
    5
優(yōu)點:首先我看車喜歡看側線條,所以選擇的是標軸版,側看感覺很棒,平穩(wěn)勻稱,車尾不翹。前臉也比較運動年輕正符合這車的性格。內飾設計感覺中庸但很富有運動感覺,坐進去比同級別車都更有駕駛欲望。加速感覺挺棒的,ZF8 AT 絕對值得你擁有,多種模式 能滿足各種駕駛需求。手動模式能讓你有種開MT 的感覺這點很棒。方向盤指向準確,試駕就知道,過彎時很有信心。
缺點:最不滿意的肯定是空間了,后座空間就不說了,對我們來說夠用了,有特別需求的買Li,但是儲物空間真是少啊。另外全部下來40w的車了,竟然把電動收耳朵取消了,還木有前雷達,無語。
外觀:本人就是沖著外觀去的- -,鋒芒畢露般開眼角大燈設計,炯炯有神的天使眼,經(jīng)典到世界通認的雙腎進氣欄,運動取向的整體車身設計外加有力的線條感,霍氏拐角鯊魚鰭。一句話,為了喜愛這部BMW車的人設計,而非因為設計所以喜愛。
內飾:運動內飾,選的黑內。營造出一種運動車特有的質感。金屬車門,紅線條以及高分辨率的大屏幕外加特有的大腳腿。一切都表明了品質與激情絕不妥協(xié)。
空間:空間是大家最常關注的應該說也是會看口碑的車友們最關心的問題,重點在于Li和i的差別上。其實這個非常容易解決,直接去4S店坐坐便知,大致的情況就是以我1.84的身高調節(jié)好前排座位坐到后排,腳步還有2-3指的空間,頭部無壓抑感。一般的家庭用車基本不會有問題,即使是長距離駕駛狀況下,畢竟不是每個人坐在后排時都有翹腿的欲望,偶爾活動腳步也沒問題。中間位置可坐但考慮到一個較好的乘車感個人并不傾向于常坐人,放下來有個扶手和放水杯的地方更好。至于LI車型,真實坐入后排的感覺可以參考5系后排空間...想買Li車型的朋友也不必擔心會影響駕駛感,其實是微乎其微的,極小的影響其實完全是因為車身更長的緣故。Li車型的加長并不是簡單的對車輛進行橡皮式的拉伸而是和i車型同時研發(fā)出來的。這點由參加寶馬活動時得知,3系論壇網(wǎng)友也有多人確認另外Li車型老板位跟i車型不同的地方在于多出了控制前排右座座椅的功能。至于前排,腳步空間設計得很合理調整好坐姿不會像個別車型一樣出現(xiàn)中控臺下部抵住腳部的情況。但是要說的是中間扶手位的扶手箱空間非常小,小到什么程度呢,有次買個小筆記本上車后才發(fā)現(xiàn)放不進去,并且很淺,基本就是聽歌插USB時可以把iphone放進去,平時用來放下郵票之類的差不多了。
配置:說到性價比的話因為有其他更為實惠的版本,所以相對來講對于不同車主而言便會出現(xiàn)各種平價了,總體說應該是偏低吧。畢竟320的發(fā)動機都是低功率版本的。若只是指320這車的話,一切取決于買車的人了。各品牌之間,以及個人的口味。
動力:考慮到國情和北京的路況,實在沒有地方耍開,果斷放棄328,搞個經(jīng)濟點的320。家庭一般使用足以,超車時也能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這就夠了。堅決不去馬路上飆車。
操控: 操控樂趣就不多說了,要不來看BMW干啥的...說下特點吧,eco模式下方向盤很輕,手指搬動級別。普通模式該怎么開怎么開,運動及以上模式方向盤變得很穩(wěn)且重,安全與樂趣嘛。另外即使普通模式高速情況下方向盤也會自動加重
油耗:油耗真心滿足,2.0的車子,北京市區(qū)每天上下班,基本不跑高速,上班賭,下班走的晚稍好點,開了一個多月了,幾箱油下來,平均ECO模式能達到8.5,普通模式9.2左右。當然,我開車還是比較溫柔,不太急加速,況且北京這路況也沒地方需要急加速。我之前車是標致307,1.6手擋,油耗還在8.5左右呢。
舒適:總的來講該怎么坐怎么坐,后排舒適性高于大部分德系車,與部分日系車相當?shù)傮w是偏硬的特別是如果要用沃爾沃的大沙發(fā)來比較的話。前排運動座椅包裹性極強,無論身材如何都能調到相應的位置上,包粽子也行。路面若是有坑洼能夠很清晰的感覺到路況但因為調校原因也不會讓人不舒服。
*以上內容的版權歸發(fā)帖人和太平洋汽車所有,未經(jīng)允許請勿使用、轉載。
有用 (0)+1 回復(0)
購買時間2015年07月
購買地點河北 石家莊
裸車價格35.00萬元
平均油耗9.8L/100km
行駛里程10200公里
綜合評分
  • 外觀
    5
  • 內飾
    5
  • 空間
    5
  • 配置
    4
  • 動力
    4
  • 操控
    4
  • 油耗
    3
  • 舒適
    4
優(yōu)點:選擇328LI,看中的就是加長了以后的空間,優(yōu)秀的后排空間給了家人舒服的乘坐感,328的動力沒得說,隨叫隨到,高速變道超車非常輕松。選擇了四驅的328,考慮就是北方的冬天經(jīng)常下雪,有四驅保障,安全了很多,今年的冬天已經(jīng)實驗過了,非常不錯,四驅介入很快,雪地起步、變道、轉彎就輕松了很多。對報名的這個四驅系統(tǒng)還是非常滿意的。配合245匹的動力,可以說完美。
缺點:至于說最不滿意的一點,該怎么說呢?其實沒有特別不滿意的地方,如果非要找出來的話,那就說配置方面吧,指導價40多萬的車,都沒有標配反光鏡自動折疊,無鑰匙進入這兩點。(不過反光鏡自動折疊已經(jīng)在2016款車型得到了解決),讓我們之前的車主很是郁悶啊。
外觀:外掛怎么說呢,見仁見智吧,每個人的理解不同,審美不同,有些人買3系是認為買的是寶馬,要的是面子,當然希望車型越豪華越商務越好了。可是我認為大部分人買3系還是追求的寶馬系列里最純正的運動血統(tǒng),當然希望它的樣子要有張力、要夸張、有力量感,我非常喜歡328IM的外觀,符合它的身份,LI的外掛太過中庸了,不符合年輕人的口味,所以買車后改前后包圍的車主非常的多,這部分人就是追求寶馬3系運動血統(tǒng)的粉絲們。
內飾:內飾可以從兩個方面說,內飾樣子一貫寶馬,幾十年不改,一貫傳承。沒有奔馳的豪華感,沒有ATS-L的科技感,有什么呢?有的只是傳承、歷史,我只能這么理解它,不然我會覺得,40多萬的車,我的內飾好丑啊,哈哈哈。二一個方面,就是用料問題,用料不好,可以這么說,同級別當中相比,我認為寶馬的內飾用料算差的,在內飾不改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升級內飾用料來彌補缺陷啊,看看奔馳C系的內飾,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啊。希望寶馬可以改進。
空間:LI的空間就不用多說了,大家有目共睹,在同級別的車中最大的,尤其后排的乘坐感非常好,我身高175,正常駕駛位置,后排腿部還有2拳以上的空間,非常充足,對于LI的空間,給出最高評價。
配置:性價比還算可以,現(xiàn)在寶馬3系基本都能優(yōu)惠在16個點左右,這樣算來還是可以的,320LI時尚型的,不到30萬落地也是有的,對于寶馬的品牌來說,性價比不錯,就BBA德系三大老來說,我認為寶馬的性價比最高。
動力:選擇328,要的就是他的動力系統(tǒng),245匹、350牛米,配合8速運動變速箱,堪稱完美,運動模式下非常激情,對這套動力系統(tǒng)非常滿意,日后沒有再要升級動力的打算了,日常使用、偶爾激情,足夠了。至于外掛電腦、或者直刷ECO都不在考慮了,原車的穩(wěn)定性還是可靠的。
操控: 操控方面,發(fā)表一些自己的看法,3系作為寶馬系列運動車型的代表作,一直秉承著寶馬家族運動車型的傳統(tǒng),在轉向的指向性方面還是值得稱道的,非常的精準,底盤的支撐力也可以說不錯,做到了運動款車型的基本要求,唯獨懸掛方面不盡人意,轉彎時的支撐力不足,反倒是趨向于舒適性了,也許廠家處于運動和舒適的考慮,偏向于了舒適性,這一點有失寶馬3系的傳統(tǒng),個人認為應該配備支撐力更強一些的減震懸掛系統(tǒng),保證完美的操控性。
油耗:油耗個人比較滿意,高速勻速120行駛的話,7個多油,非常不錯,140左右的速度行駛,油耗在9左右,純市區(qū)行駛的話油耗在11.5--12.5之間,看城市堵車情況而言。我車目前平均油耗9.6,很滿意,畢竟動力在那擺著呢啊。
舒適:舒適性其實剛在上面的操控部分中我有提到,寶馬3系現(xiàn)在的設計理念偏向于舒適,犧牲了一些運動。所以說舒適性還是很好的,懸掛可以過濾掉大部分的顛簸,但是方向盤還是會把一些震動傳到駕駛員手上,駕駛感很好。沒有像5系那樣的把路感過濾的干干凈凈,做在里面很安靜,3系還是保留運動車型的基因的。我一直提到的后排舒適度非常好,寬大的座椅,優(yōu)秀的空間,提供了非常好的乘坐感,前排座椅比較硬,跑長途的話,會比較累。
*以上內容的版權歸發(fā)帖人和太平洋汽車所有,未經(jīng)允許請勿使用、轉載。
有用 (0)+1 回復(0)
看了又看
最近看過的車 清空 | 關閉

支付寶掃碼詢價
領最高888元現(xiàn)金紅包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