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砍遍全城
(該車系評分高于68%的同級別車系)
網(wǎng)友印象(停售車型):
網(wǎng)友印象(停售車型):
購買時間2011年08月
購買地點遼寧 大連
裸車價格9.00萬元
平均油耗7.0L/100km
行駛里程22008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空間大樣式和我心意
缺點:動力,說實話,發(fā)動機功率確實很低(76KW),而B50車身較沉,所以起步和加速階段很不給力。不過可以接受,因為像這個價位有這樣配置的車,實在不多。
內(nèi)飾:內(nèi)飾一般,沒有什么亮眼的地方,感覺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空間:還不錯,之前對比過K2,確實寬很多,特別是后備箱,空間大。
操控:
手自一體變速器比較喜歡,操控略有虛位,但是開時間長了就會習慣
舒適:舒適性很好,但是就感覺后懸掛太硬了,過坑坑坎坎路面的時候,咯噔咯噔的,很不舒服,不過可能這樣的懸掛可能更結(jié)實耐用吧?
|
購買時間2011年12月
購買地點天津市 天津
裸車價格9.50萬元
平均油耗7.8L/100km
行駛里程26881公里
綜合評分
|
缺點:動力不夠充肺
外觀:大氣,流線性也不錯
內(nèi)飾:顏色沒有什么選擇的,差不多都是那樣,看著沒有什么特別,要是對內(nèi)飾要求高的可以自己該該也是可以的。
空間:差不多吧,畢竟這是三廂車,也不可能有好大的,對我平常的工作生活還是足夠了。
動力:動力3檔以上還可以,起步較慢。
操控:
很好操控,很多人開了我的車都說開起來很上手,很好操控,我自己也感覺比我以前的車超控要好多了。
油耗:純城區(qū)不行要11左右,高速或者綜合的話還行,高速只有7左右。
舒適:一般吧,沒有坐過什么好車的原因吧,但是坐后面人感覺就沒有前面的好了。
|
購買時間2011年11月
購買地點河南 鄭州
裸車價格9.48萬元
平均油耗10.8L/100km
行駛里程18762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外觀大氣穩(wěn)重。
缺點:小毛病太多,而且很多毛病只出現(xiàn)在冷車,導致很多時候有了故障,跑到4S店里后,查不出來!4S店要求把車放到店里,第二天處理……
外觀:還不錯,贊一個。
內(nèi)飾:內(nèi)飾偏硬,整體風格過老,而且可選性不強。
空間:腿部空間可以,就是駕駛室頭部空間較小。
動力:起步比較肉,高速上表現(xiàn)還是不錯的。
操控:
太爽了,很穩(wěn)很扎實。
油耗:實在不敢恭維,不同季節(jié)反差太大,而且經(jīng)常出現(xiàn)油表不準,去4S店多次查修后,無果,只能忍著,誰讓你當初選擇了它呢。
舒適:比較舒服。
|
購買時間2012年05月
購買地點天津市 天津
裸車價格10.00萬元
平均油耗10.7L/100km
行駛里程763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外觀時尚大氣,現(xiàn)代感十足,一汽的標志也很大氣
缺點:最不滿意的地方:車內(nèi)飾塑料感太強,裝配工藝不敢恭維,地盤很好,但是車外殼太輕,感覺開起來不配套,這個可能是廠家考慮到自重與動力匹配的原因。
空間:空間對我說很大,我179身高,126斤,所以在車內(nèi)感覺還是很敞亮,而后排空間也不錯,后排坐人后,腿到前排還有一圈多的距離,很給力;后備箱也超大方,給力!
動力:自動擋動力確實不能有太多奢求,但是絕對夠用,俗話說:只有慢人,沒有慢車。
|
購買時間2011年04月
購買地點四川 遂寧
裸車價格10.30萬元
平均油耗11.0L/100km
行駛里程40173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最滿意的地方:1 操控,地盤的確是“彎道之王“;2 發(fā)動機,大眾的發(fā)動機表現(xiàn)穩(wěn)定;3 自動變速箱,愛信的6速變速箱換擋平順穩(wěn)定
缺點:底盤低,爛路容易掛地盤,油耗高。
外觀:很喜歡的外形 但是車標改革的我很不喜歡 自己網(wǎng)購的“1”字車標找4s店幫忙更換。倒車燈不是很亮 夜間倒車時有時會看不清楚車后情況~!因此還發(fā)生過一次倒車剮蹭事故(ps:自己光看后視鏡了沒有聽倒車雷達的警告 )~!
空間:本人81年生人,可謂是趕上了最后一班“八O”后的快車,日子如抽絲一般劃過。2003年底上班,第一次領(lǐng)工資,上面記錄著我為黨和國家第一次打工所賺的辛苦錢:694.5元,激動不已,那時我的交通工具只有一輛不知牌子的變速,咣咣鐺鐺伴我走過那青澀的時代。 2006年找到心中至愛,工資也漲了些許;2009年寶寶出生,也有了改變交通工具的想法,2012年3月踏上了去長春的火車,飛馳而去,喜悅而歸,從此我有了生命當中第一輛車——2011款自動時尚型瑪瑙紅B50 前面的只是有感而發(fā),80后的一群人總是喜歡無病呻吟,希望大家理解見諒,目前車已行駛8756公里,把自己的一些真實感受和可以稱之為技巧的事和大家嘮嘮。在此,我要非常感謝汽車之家的各位童鞋,因為你們我懂得了許多汽車方面的知識,娜版為此也付出了很多心血。為了便于大家觀看,我一一列舉 1、外形方面:流線型的身形讓許多人駐步難忘,4.6米的身長也充分證明了50的大氣和氣質(zhì),欠缺之處后備箱做工略顯粗糙,乍一看還以為后備箱沒有蓋上,實屬敗筆,前梁A柱略顯粗壯,拐彎時須謹慎視之,謹防盲角,當然這也許是因為安全考慮。 2、內(nèi)飾方面:紅色的背景和藍色的標識讓50不失動感,整個中控也很緊湊,2011款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動,出風口處的鍍鋅也讓人感覺很溫馨,但到了冬天,整個中控會有“吱吱”聲,多少會有些不舒服,右側(cè)玻璃異響一直都在,首保時師傅曾“咣咣”敲過幾次,聲音消失,即使不消失,我也不忍讓他繼續(xù)······ 3、油耗問題:很有童鞋在論壇里經(jīng)常討論油耗問題,更有許多想買車的朋友關(guān)心,其實在這里我想告訴大家,我們生在這樣一個“溫暖”的國度,油耗的問題你可以完全無視,我的車在冬天基本是12、3個,高速5毛錢一公里,以前算的,現(xiàn)在根本不算,因為你不可能一邊開車,一邊計算著,心疼著,糾結(jié)著,我們買車是為了舒適,而不是鬧心,我個人感覺,油價近期很可能又要下調(diào),親耐的各位童鞋,我們只管好好開車,油耗的問題讓車自己解決。 4、最近天氣轉(zhuǎn)冷,大家都討論熱車的問題,我在這樣的帖子中曾轉(zhuǎn)摘過專業(yè)結(jié)論,熱車怠速大約1分鐘左右,不必時間過長,開車在2到3公里之內(nèi),輕給油門,怠速不要查過2500—3000轉(zhuǎn),等水溫上來后,方可正常行駛 5、在這里敬告各位童鞋,在轉(zhuǎn)向時方向盤不要打死,至少是打頭了馬上輕轉(zhuǎn)回來一點,對車的好處多多,我也是一直這么做的。 6、因為我的是手自一體,大概很多童鞋習慣在行駛中用N檔向前滑行,本人溫馨提示,這種方法非常傷車的變速箱,我一次也沒有試過,希望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以上并沒有什么技術(shù)含量,只是個人的一點想法,冬天到了,童鞋們注意身體,更要謹慎駕車,慢走輕停,避免各種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配置:性價比超高,畢竟一汽的做工水平在國內(nèi)沒得說,況且一汽的產(chǎn)業(yè)工人的水平也無可挑剔,車的相關(guān)部件與捷達、馬自達、老速騰及老寶來通用,后期保養(yǎng)維護便宜方便,大廠家加上保有量大的零部件,性價比只能用超高來肯定了。
動力:老款發(fā)動機,保持在2500轉(zhuǎn)左右換擋,動力還算充沛,能滿足日常使用要求
油耗:是我最不滿意的地方,這個車子油耗有些偏高,我是哈爾濱的,冬天的時候,平均合到一塊錢到一塊一毛錢一公路,這對于1.6排量的車子來說,真的挺高呀
|
購買時間2011年04月
購買地點山東 德州
裸車價格9.80萬元
平均油耗10.0L/100km
行駛里程55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B50車給人一種穩(wěn)重扎實的感覺,引進的地盤技術(shù)應(yīng)該功勞不小。
缺點:動力。同樣的發(fā)動機裝在捷達車上可以讓其成為馬路流氓,而重新調(diào)校后用在小五上,低檔尤其是一檔起步的時候那與捷達的表現(xiàn)可真是天壤之別。雖說只有肉人沒有肉車,猛然大腳油門的時候小五的表現(xiàn)也是剛剛滴,可那樣畢竟對車不好,再說也廢油不是。車況熟悉以后也掌握了一些竅門,比一開始的時候好多了,但整體而言小五的動力略顯不足。但必須指出高速的時候,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的,超車、加速那表現(xiàn)也是很出色的。
外觀:我就是沖著外觀去的,當時也算蠻好看的車型,現(xiàn)在屬于耐看車型,側(cè)面有點轎跑的感覺,還行,個人還是婷滿意的,買回來家人朋友都覺得蠻好看的,新車開出去也蠻有回頭率的,喜歡這外觀。
內(nèi)飾:除了拉手那個位置時軟的,其余的表板,但凡是能摸到的,都是硬的。梆硬的,冬天剛上車時就是摸哪兒哪兒冷,又硬又冷,好在冬天穿得多,夏天...呵呵。我的是11款的車,內(nèi)飾在今年看來,的確是古樸了些,估計當時一汽廠家還是以中庸之道造車,哪像現(xiàn)在的B50,又是炮筒儀表盤,又是各種軟軟的,哎。不過不后悔,時間不同,造車的理念也不同。不糾結(jié)。
空間:空間感覺還不錯的,軸距的關(guān)系吧,但頭頂?shù)目臻g并不好,坐的直點的話就碰到車頂了,這跟它的車身高度設(shè)計有關(guān)系吧,前盤位置調(diào)好后,后排的腿部空間不錯,有富余,后排中間有高起,不過沒有夸張的高。
配置:買車的時候其實就沖著B50去的,對我來說性價比還行吧,4s送的導航,當初也蠻高大上了,現(xiàn)在么也就那么回事,這車至少質(zhì)量可靠,沒把我扔在半路過,買了這幾年,修過空調(diào)和轉(zhuǎn)向助力泵,其他都蠻好的,不過連usb接口這個都沒有,就比較雞肋了,不過我還是不后悔的,畢竟人生第一輛車。
動力:手動擋車,動力我覺得還行,在不滿載的情況下,還可以,主要也是看手法和車輛的初期磨合。車在3000公里內(nèi)車速沒超過100邁,在準備做首保時(5000公里)去了趟沈陽,車速我是波段是的提高,在運行1小時后,逐漸步速度提高到120,穩(wěn)定行駛,然后速度提高到140,穩(wěn)定行駛5分鐘,速度在降回120,行駛半小時,再不速度提高到160,最高時我踩到170,在高還能踩,但因為車的前風擋玻璃不是減速玻璃,感覺太快,不敢踩了,這樣階段的拉了3次,回來后到錦州4S店做的保養(yǎng),車的動力還是不錯的,自己感覺挺好。但在滿載情況下,如果持續(xù)爬坡,動力衰減的很厲害,確實沒力,沒辦法,車太重了。
操控:
這個必須贊一個,操控比較靈敏,指向精準,不管是超車還是拐彎都不會有傾斜跟飄的感覺,給人很扎實的感覺。
油耗:油耗和日本車是沒的比了,比人家同樣路面每百公里要高出2升半以上。我每天上下班行駛的路況較好,一般需要8個油,上高速能表現(xiàn)的再好點,速度控制在120以內(nèi),油耗能控制在7.5左右,這也就是這臺車的最低了。所以說油耗與日本車那是沒得比,單位同事買的花冠,油耗也就在6升左右,還是手法很一般,你說這油耗能有可比性么。畢竟奔騰B50車的發(fā)動機比較老,是老捷達的舊發(fā)動機,技術(shù)確實老了。
舒適:減震有點偏硬,進小區(qū)的減速帶就感覺很明顯 咯噔咯噔的,當然這也造就了高速拐彎的話的傾斜度要小很多 很穩(wěn),如果減震軟的話,自己想象吧。座椅有點偏硬,跑長途的話有點累。
|
購買時間2011年12月
購買地點浙江 杭州
裸車價格8.80萬元
平均油耗8.0L/100km
行駛里程17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最滿意是底盤,懸掛,精準的指向性,外觀也比較符合年輕人的口味,轉(zhuǎn)彎的話傾斜度小,1.6手豪配置也比較豐富。
缺點:油耗,目前5.6萬公里,市區(qū)加快速(市區(qū)偏多)大概在9個左右,再就是我油門轟的有點大,暫不評論。
外觀:圍觀就仁者見仁,智者見者了,反正我很喜歡,外觀是我選擇這臺車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我選擇的車是黑色,黑色的車顯得很大氣,成熟,但黑色的車有個問題就是很不耐臟,剛洗完的車,出去一趟就一層灰,這點確實讓人很惱火。車漆不是很厚,容易產(chǎn)生劃痕,現(xiàn)在車就出現(xiàn)了幾處劃痕,不太好處理,噴漆不趁,挺著吧。
內(nèi)飾:內(nèi)飾一般吧,硬塑料比較多,質(zhì)感就會覺得不咋樣,而且這樣的材質(zhì)會讓你覺得摸上去冬冷夏燙,儀表盤也很簡單,畢竟跟現(xiàn)在的車不一樣了,買了四五年了,當初也是很能接受的,現(xiàn)在可能out了。
空間:不錯,在這個價位區(qū)間,真算不錯的了。當時買車的時候還考慮過現(xiàn)代的伊蘭特他們的差價是7000元,但配置空間都有差別,所以選擇了空間大的車,因為我有的時候跑長途,長途開車如果車內(nèi)空間較小,開車時間超過2小時,你就知道空間大那么一點,對你的意義有多大,空間是開車遠行必須考慮的事情,奔騰擁有的空間幾乎能與B級車相當,出長途不疲乏。
配置:性價比是沒的說,當時我是93800提的車,等于較原車價優(yōu)惠了5000,但現(xiàn)在的優(yōu)惠幅度就更大了,前幾天聽說71800就可以提到車,而且還送裝飾,這個價格確實很不錯,但和自己購買時的價格比較,我可就花大錢了,另外車的保值率就直線下降了。我感覺這臺車以后的價格也就是7W這個區(qū)間的了。性價比真的不錯,是選車的優(yōu)點。
動力:手動擋車,動力我覺得還行,在不滿載的情況下,還可以,主要也是看手法和車輛的初期磨合。車在3000公里內(nèi)車速沒超過100邁,在準備做首保時(5000公里)去了趟沈陽,車速我是波段是的提高,在運行1小時后,逐漸步速度提高到120,穩(wěn)定行駛,然后速度提高到140,穩(wěn)定行駛5分鐘,速度在降回120,行駛半小時,再不速度提高到160,最高時我踩到170,在高還能踩,但因為車的前風擋玻璃不是減速玻璃,感覺太快,不敢踩了,這樣階段的拉了3次,回來后到錦州4S店做的保養(yǎng),車的動力還是不錯的,自己感覺挺好。但在滿載情況下,如果持續(xù)爬坡,動力衰減的很厲害,確實沒力,沒辦法,車太重了。
操控:
彎道感覺很不錯,80邁過正常90度彎變現(xiàn)不錯。車的彎路表現(xiàn)確實不錯,廠家宣傳說B50的地盤生產(chǎn)線與馬6是一樣的,也許有關(guān)系吧,在不斷的彎路行駛中,還是不錯的,甩尾不是那么明顯,這項,滿意。
油耗:油耗和日本車是沒的比了,比人家同樣路面每百公里要高出2升半以上。我每天上下班行駛的路況較好,一般需要8個油,上高速能表現(xiàn)的再好點,速度控制在120以內(nèi),油耗能控制在7.5左右,這也就是這臺車的最低了。所以說油耗與日本車那是沒得比,單位同事買的花冠,油耗也就在6升左右,還是手法很一般,你說這油耗能有可比性么。畢竟奔騰B50車的發(fā)動機比較老,是老捷達的舊發(fā)動機,技術(shù)確實老了。
舒適:這車的舒適性還好吧,開起來順手,不費勁,就是覺得隔音不太好,風噪胎噪有點大,沒控制的那么好,有待改進,也有想法去換幾個靜音胎,再去做一個整車隔音去改善下,試試效果。
|
購買時間2011年12月
購買地點河北 保定
裸車價格8.88萬元
平均油耗11.0L/100km
行駛里程20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整車質(zhì)量。3年前購入,期間無數(shù)次各種長途,主要用于出差及家人一起的自駕游。其中有兩次云南行,一次南線一次北線,經(jīng)平頂山、重慶、貴陽、昆明、大理;及鄭州、西安、成都、宜賓、昭通(去過的都應(yīng)該知道昭通境內(nèi)的路況何其之差)、攀枝花、昆明、大理。在這總共6萬多公里的路上,均為滿載(即四人+一后備箱行李),途遇結(jié)冰高速、國道、省道,各種塌方、改道等等等等,沒有一分鐘因為該車有質(zhì)量問題而把我們一家子扔在路上。整車質(zhì)量可以點32萬個贊。
缺點:油耗太高了。。!通病太多了,而且解決不了的通病都是
外觀:我就是沖著外觀去的,當時也算蠻好看的車型,現(xiàn)在屬于耐看車型,側(cè)面有點轎跑的感覺,還行,個人還是婷滿意的,買回來家人朋友都覺得蠻好看的,新車開出去也蠻有回頭率的,喜歡這外觀。
內(nèi)飾:內(nèi)飾一般吧,硬塑料比較多,質(zhì)感就會覺得不咋樣,而且這樣的材質(zhì)會讓你覺得摸上去冬冷夏燙,儀表盤也很簡單,畢竟跟現(xiàn)在的車不一樣了,買了四五年了,當初也是很能接受的,現(xiàn)在可能out了。
空間:不錯,在這個價位區(qū)間,真算不錯的了。當時買車的時候還考慮過現(xiàn)代的伊蘭特他們的差價是7000元,但配置空間都有差別,所以選擇了空間大的車,因為我有的時候跑長途,長途開車如果車內(nèi)空間較小,開車時間超過2小時,你就知道空間大那么一點,對你的意義有多大,空間是開車遠行必須考慮的事情,奔騰擁有的空間幾乎能與B級車相當,出長途不疲乏。
配置:買車的時候其實就沖著B50去的,對我來說性價比還行吧,4s送的導航,當初也蠻高大上了,現(xiàn)在么也就那么回事,這車至少質(zhì)量可靠,沒把我扔在半路過,買了這幾年,修過空調(diào)和轉(zhuǎn)向助力泵,其他都蠻好的,不過連usb接口這個都沒有,就比較雞肋了,不過我還是不后悔的,畢竟人生第一輛車。
動力:乘坐一人或兩人時,動力輸出不算太讓人失望。1.6升的8氣門發(fā)動機,還能要求它貼地飛行么?但是!滿載時,請不要開空調(diào)。若開,請低檔高轉(zhuǎn)速吧,否則超車之類的只能靠想象了。總之,動力中規(guī)中矩,不暴力,但是也夠用,我認為挺符合家用車的情況的!硗猓@車的自重也的確挺沉的了。
操控:
操控轉(zhuǎn)向不錯,精準度比較好,得益于老款馬自達6轎跑底盤,駕駛起來平穩(wěn),給人很自信的感覺,一點也不飄。方向盤帶來的路面回饋給人感覺也很不錯,這車的操控跟棒子車比就好太多了,尤其在過彎的時候,信心滿滿,但是不建議大家為了嘗試快速過彎,安全第一,不過操控這一方面真的我很滿意,讓我覺得國產(chǎn)車也真心越做越好了。
油耗:油耗和日本車是沒的比了,比人家同樣路面每百公里要高出2升半以上。我每天上下班行駛的路況較好,一般需要8個油,上高速能表現(xiàn)的再好點,速度控制在120以內(nèi),油耗能控制在7.5左右,這也就是這臺車的最低了。所以說油耗與日本車那是沒得比,單位同事買的花冠,油耗也就在6升左右,還是手法很一般,你說這油耗能有可比性么。畢竟奔騰B50車的發(fā)動機比較老,是老捷達的舊發(fā)動機,技術(shù)確實老了。
舒適:這車的舒適性還好吧,開起來順手,不費勁,就是覺得隔音不太好,風噪胎噪有點大,沒控制的那么好,有待改進,也有想法去換幾個靜音胎,再去做一個整車隔音去改善下,試試效果。
|
購買時間2010年11月
購買地點黑龍江 哈爾濱
裸車價格9.98萬元
平均油耗11.0L/100km
行駛里程44300公里
綜合評分
|
缺點:最不滿意的地方:車內(nèi)飾塑料感太強,裝配工藝不敢恭維,地盤很好,但是車外殼太輕,感覺開起來不配套,這個可能是廠家考慮到自重與動力匹配的原因。
空間:本人81年生人,可謂是趕上了最后一班“八O”后的快車,日子如抽絲一般劃過。2003年底上班,第一次領(lǐng)工資,上面記錄著我為黨和國家第一次打工所賺的辛苦錢:694.5元,激動不已,那時我的交通工具只有一輛不知牌子的變速,咣咣鐺鐺伴我走過那青澀的時代。 2006年找到心中至愛,工資也漲了些許;2009年寶寶出生,也有了改變交通工具的想法,2012年3月踏上了去長春的火車,飛馳而去,喜悅而歸,從此我有了生命當中第一輛車——2011款自動時尚型瑪瑙紅B50 前面的只是有感而發(fā),80后的一群人總是喜歡無病呻吟,希望大家理解見諒,目前車已行駛8756公里,把自己的一些真實感受和可以稱之為技巧的事和大家嘮嘮。在此,我要非常感謝汽車之家的各位童鞋,因為你們我懂得了許多汽車方面的知識,娜版為此也付出了很多心血。為了便于大家觀看,我一一列舉 1、外形方面:流線型的身形讓許多人駐步難忘,4.6米的身長也充分證明了50的大氣和氣質(zhì),欠缺之處后備箱做工略顯粗糙,乍一看還以為后備箱沒有蓋上,實屬敗筆,前梁A柱略顯粗壯,拐彎時須謹慎視之,謹防盲角,當然這也許是因為安全考慮。 2、內(nèi)飾方面:紅色的背景和藍色的標識讓50不失動感,整個中控也很緊湊,2011款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動,出風口處的鍍鋅也讓人感覺很溫馨,但到了冬天,整個中控會有“吱吱”聲,多少會有些不舒服,右側(cè)玻璃異響一直都在,首保時師傅曾“咣咣”敲過幾次,聲音消失,即使不消失,我也不忍讓他繼續(xù)······ 3、油耗問題:很有童鞋在論壇里經(jīng)常討論油耗問題,更有許多想買車的朋友關(guān)心,其實在這里我想告訴大家,我們生在這樣一個“溫暖”的國度,油耗的問題你可以完全無視,我的車在冬天基本是12、3個,高速5毛錢一公里,以前算的,現(xiàn)在根本不算,因為你不可能一邊開車,一邊計算著,心疼著,糾結(jié)著,我們買車是為了舒適,而不是鬧心,我個人感覺,油價近期很可能又要下調(diào),親耐的各位童鞋,我們只管好好開車,油耗的問題讓車自己解決。 4、最近天氣轉(zhuǎn)冷,大家都討論熱車的問題,我在這樣的帖子中曾轉(zhuǎn)摘過專業(yè)結(jié)論,熱車怠速大約1分鐘左右,不必時間過長,開車在2到3公里之內(nèi),輕給油門,怠速不要查過2500—3000轉(zhuǎn),等水溫上來后,方可正常行駛 5、在這里敬告各位童鞋,在轉(zhuǎn)向時方向盤不要打死,至少是打頭了馬上輕轉(zhuǎn)回來一點,對車的好處多多,我也是一直這么做的。 6、因為我的是手自一體,大概很多童鞋習慣在行駛中用N檔向前滑行,本人溫馨提示,這種方法非常傷車的變速箱,我一次也沒有試過,希望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以上并沒有什么技術(shù)含量,只是個人的一點想法,冬天到了,童鞋們注意身體,更要謹慎駕車,慢走輕停,避免各種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
購買時間2011年08月
購買地點黑龍江 哈爾濱
裸車價格8.38萬元
平均油耗8.0L/100km
行駛里程689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耐,沒什么大問題。車的鋼材比較好?目呐雠觯际莿e人車都凹,本車只是掉漆。車重,底盤低,跑高速穩(wěn)。
缺點:市區(qū)油耗。油耗是很敏感的,并且我這臺車在高速上滿載時油耗僅有7升,但是在市區(qū)中會高達10~11升,也許是我技術(shù)不過關(guān),也許是因為大濟南的路的確很堵,反正數(shù)據(jù)就是這樣,若市區(qū)油耗能降低到9,我估計買此車的群眾們會趨之若鶩奔走相告吧。
外觀:我就是沖著外觀去的,當時也算蠻好看的車型,現(xiàn)在屬于耐看車型,側(cè)面有點轎跑的感覺,還行,個人還是婷滿意的,買回來家人朋友都覺得蠻好看的,新車開出去也蠻有回頭率的,喜歡這外觀。
內(nèi)飾:真皮內(nèi)飾,還不錯,但后排的數(shù)據(jù)連接功能幾乎沒有,科技感在這臺車里幾乎找不到多少。內(nèi)部的行車電腦沒有,不能查看車輛的行駛詳細情況,看來車輛需要改進啊。
空間:不錯,在這個價位區(qū)間,真算不錯的了。當時買車的時候還考慮過現(xiàn)代的伊蘭特他們的差價是7000元,但配置空間都有差別,所以選擇了空間大的車,因為我有的時候跑長途,長途開車如果車內(nèi)空間較小,開車時間超過2小時,你就知道空間大那么一點,對你的意義有多大,空間是開車遠行必須考慮的事情,奔騰擁有的空間幾乎能與B級車相當,出長途不疲乏。
配置:買車的時候其實就沖著B50去的,對我來說性價比還行吧,4s送的導航,當初也蠻高大上了,現(xiàn)在么也就那么回事,這車至少質(zhì)量可靠,沒把我扔在半路過,買了這幾年,修過空調(diào)和轉(zhuǎn)向助力泵,其他都蠻好的,不過連usb接口這個都沒有,就比較雞肋了,不過我還是不后悔的,畢竟人生第一輛車。
動力:手動擋車,動力我覺得還行,在不滿載的情況下,還可以,主要也是看手法和車輛的初期磨合。車在3000公里內(nèi)車速沒超過100邁,在準備做首保時(5000公里)去了趟沈陽,車速我是波段是的提高,在運行1小時后,逐漸步速度提高到120,穩(wěn)定行駛,然后速度提高到140,穩(wěn)定行駛5分鐘,速度在降回120,行駛半小時,再不速度提高到160,最高時我踩到170,在高還能踩,但因為車的前風擋玻璃不是減速玻璃,感覺太快,不敢踩了,這樣階段的拉了3次,回來后到錦州4S店做的保養(yǎng),車的動力還是不錯的,自己感覺挺好。但在滿載情況下,如果持續(xù)爬坡,動力衰減的很厲害,確實沒力,沒辦法,車太重了。
操控:
彎道感覺很不錯,80邁過正常90度彎變現(xiàn)不錯。車的彎路表現(xiàn)確實不錯,廠家宣傳說B50的地盤生產(chǎn)線與馬6是一樣的,也許有關(guān)系吧,在不斷的彎路行駛中,還是不錯的,甩尾不是那么明顯,這項,滿意。
油耗:油耗,我只能呵呵,這么費油,一個揪心已久的問題。一輛1.6排量手動擋的車型,油耗不能達到你的預(yù)想期,差點超過心理承受范圍。我朋友的1.8的?怂苟急任沂『枚啵@款車的都通病吧,默默承受吧。差不多9L百公里的油耗真的說多了都是淚,現(xiàn)在1.6自動擋的日韓系都沒我的車費油。我駕駛習慣還是溫柔的,要是暴力駕駛會不會讓我加不起油啊,哈哈。
舒適:還不錯,座椅電調(diào)還挺好的,唯獨前排空間感覺頭有點頂棚,后排空間與B級車無差別,當時買這臺車,空間是主要的選擇點。車的舒適性,要看你的身型,我178的身高,稍有點頂頭,但其他方面都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