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砍遍全城
購買時間2015年05月
購買地點浙江 金華
裸車價格43.70萬元
平均油耗11.0L/100km
行駛里程6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整體來說很符合我的購車意愿。
缺點:車載導航太爛,操作不便,還不如以前300多買的車載導航,或手機導航,購車半年多問4S店,還沒有更新,頭痛!,更新要1000,頭大!(不就是下載個地圖嗎),杯架加熱及制冷太慢,不適用。
外觀:外面是值得點贊的,優(yōu)雅而不失風度,大氣而成熟穩(wěn)重。沒有小家子氣,也沒有表現(xiàn)的很奇葩,就是一個正統(tǒng)SUV的形態(tài),前臉畢竟圓潤,這也是奧迪的家族設計。輪轂我的是5副式輪轂,還行吧,比13版的輪轂好看多了。其實外面的亮點在于燈上面,前面的矩形式LED日間行車燈,真的是辨識度特別高,同時也非常好看,這不是吹的。而且大燈是疝氣的,也是隨叫隨到,開過鹵素的燈,開大燈關大燈感覺光線都有延遲,但是疝氣大燈沒有。開就立馬一條切線出現(xiàn),關就直接沒有,不像鹵素燈,能感覺到從車身越照越遠的感覺。
內飾:內飾精致,晚上夜光漂亮。B&O音響很不錯,反正我滿足了。在這里,我想說下大家都關心的燒機油問題,通過向度娘和查閱本壇前輩高手關于奧迪電子機油尺的帖子,總結如下:A:熱車機油,一汽奧迪要求熱車后,熄火10分鐘再查看機油,這個將使你看到一個中間值而已,小部分機油還沒有完全回流到機油室,而是在發(fā)動機潤滑系統(tǒng)里。B:啟動發(fā)動機,當水溫正常后(熱車狀態(tài)),或者在任何行駛的狀態(tài),此時發(fā)動機在運轉,直接通過MMI查看機油刻度,這個是理論上最小值(也是被多數(shù)車友采用的不正確查看方法所顯示的機油值)。C:冷車機油,這個將是你看到的最大值,也是油箱里的真實值。停車一晚的冷車,在啟動發(fā)動機之前,打開發(fā)動機蓋,通過加裝的機械機油尺查看。D:奧迪的“機油油位”人機交互界面,說明書也不注明清楚,讓好多人都以為那根柱子指的是機油全部的量,其實那只是最上面的那1升機油而已。少一格,也就是少了0.1升而已想我的情況就是少了0.1升機油。 對于判斷一部車是否燒機油的癥狀如下(適用于自然吸氣和帶T的汽油發(fā)動機):現(xiàn)象一:“燒機油”的主要表現(xiàn)是行車時尾部排出藍色尾氣,這表示過多的機油進入燃燒室參與燃燒,F(xiàn)象二:機油尺檢測出機油消耗過快。檢測方法:清晨冷車啟動后,查看排氣管是否會冒藍煙;在車輛行駛中或者原地猛踩油門時,排氣管是否有大量藍煙冒出;除了排氣管外,機油口不時也冒藍煙。折才是燒機油!上精選日報貼鏈接在這里: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o-200226-51005156-1.html 2016年01月18日 發(fā)表了質量評價 質量
空間:空間夠用了,因一般都是我和媳婦開去自駕游多點,所以只考慮前排空間夠大就行,反正不是我坐后排。我買車,是拿來自己開的,所以只考慮自己操的安逸和前排坐的舒適就好。
配置:和寶馬差三和奔馳GLK同配置比的話,性價比很高,底盤用料很足,但是和日系比的話,性價比就低了,所以所謂性價比,我覺得看你怎么比了。
動力:動力方面無論是D檔還是S檔都是很不錯的表現(xiàn),S檔位有很強烈的推背感,讓人不會感覺自己開的是2噸重的SUV,反而跟三廂車的動力加速度差不多。這點奧迪的發(fā)動機TFSI技術還是值得贊揚的,而且提速的頓挫感也不是很強烈。渦輪介入時感覺不到太強烈的頓挫感。這一點變速箱的調教還是非常好的!D檔正常開動力也夠用的;旧铣囀裁吹暮苁×。只要肯給油,在高速上超車也是很輕松的。這一點表現(xiàn)的是非常好的。我很喜歡。
越野:
轉向精準,120碼高速過彎穩(wěn)得很,高速發(fā)動機轉速沒有超過2000轉過,對于1900公斤的家伙,剎車已經(jīng)算很靈敏了。四驅去測試了下,單輪懸空,交叉軸都能過,還可以,夠用了。
油耗:2噸重的大家伙,平時市區(qū)12L還算正常水平吧,不算低,也不算高,對于2.0T的SUV來說這個油耗還是可以接受的,高速定速巡航基本上可以降到10L左右,這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SUV的風阻系數(shù)畢竟高,跟三廂車不能比,我開車喜歡溜車,也就是說油門踩到一定的速度 然后放掉油門,讓車子自由滑行,但是SUV滑行明顯沒有三廂車滑行時間長,速度也降得特別快,風阻系數(shù)高,這一點也沒辦法避免的,誰讓咱是SUV呢。
舒適:舒適性很好,高速噪音在預期之內。在這里再吐槽下:低速時:3檔降2檔有頓挫,1檔升2檔的確有頓挫。
|